各研究生培养学院、相关开课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我省《新时代陕西省立德树人工作指南》,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陕西省教育厅〔2025〕5号)通知要求,现决定开展我校2025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申报以及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认定推荐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目标
面向研究生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推动“习语金句”进课堂,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 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入选精品课程相应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无需单独申报。
6.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 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7.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 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8.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已获批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的课程负责人,不得再次作为课程负责人再次进行申报本年度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认定。
四、评选程序
1.个人申报。申报人向学院提交《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书”)以及相应支撑材料。
2.学院审核推荐。各学院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推荐名单,并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汇总表”)以及申报材料报送研究生院。
3.专家评审。研究生院组织专家按照有关要求对项目材料进行评审并公示评审结果。
4.结果公布。公示无异议后,公布本年度立项名单,并择优推荐4门课程(我校研究生课程分配限额)参选本年度陕西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认定。
五、材料提交
1.纸质版材料:《申报汇总表》(一式一份)、《申报书》及支撑材料(一式一份, 共同装订,A4双面打印)提交至启智楼616。
2.电子版材料:《申报汇总表》EXCEL版、《申报书》及支撑材料PDF扫描版(每个申报项目1个PDF,命名格式为“申报人姓名+课程名称”)以及由学院打包(文件包命名格式为“学院简称+2025年课程思政项目”)发送至yjsjx@xisu.edu.cn。
以上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10月16日,逾期不予接收。
联系人:乔丹雯 余颖杰 电 话:85319555
附件: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研究生院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