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爱思唯尔发布《全球科研界性别研究》调研报告,报告分析了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丹麦、欧盟28国,法国、日本、墨西哥、葡萄牙、英国、美国这12个国家和地区科研界的女性研究者的相关表现,探讨了过去20年间被调研地区、27个学科领域的科研表现极其与性别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1996年至2000年和2011年至2015年间,被调查的12个国家和地区女性研究者的数量增长了4%和11%。
在1996年至2000年期间,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来自葡萄牙的女性研究者人数占总研究员的比例达到了40%。而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有9个国家或地区的女性研究者人数比例达到了40%以上,分别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欧盟、法国、葡萄牙、英国和美国。女性研究员人数占比低于40%的三个国家是智利、墨西哥和日本。
在研究的影响力上,调研报告指出,在被研究的国家中,女性研究者发表的文章数量与男性研究者相比较少,但是其文章的引用和下载数量与男性研究者相当,因此,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男性研究者和女性研究者相对均衡。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12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共同存在的趋势,即女性研究者国际流动性通常低于男性,女性研究者通过国际合作发表的论文较少;女性研究者大多数集中于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而物理科学研究领域通常由男性主导;女性研究者进行跨学科和跨部门研究合作方面略低于男性。
爱思唯尔全球学术关系战略联盟副总裁Holly Falk-Kresinski表示,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科学研究中,虽然这一增长是渐进的、不均衡的,但是这也是一个信号,即吸引女性参与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研究领域的努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至于该报告为何没有关注中国的情况,爱思唯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报告在亚洲地区只选取了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日本在全球科研领域的表现非常突出,研究文章在国际上有较高影响力,中国的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其他国家比起来相对较弱。此外,由于科研人员难以通过中国人的姓名区分科学家的性别情况,这也让研究工作难以开展。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