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各国经济通过贸易、资本流动等渠道环环相扣,发生在某一国的危机可借此迅速蔓延,转瞬之间成为危害世界经济繁荣稳定的灾难,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各国不能协调合作,则不仅不会遏制,反而可能加剧危机。因此,探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全球合作尤为必要。 1929:不合作带来困境 1930年,美国颁布《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为保护美国农业和相关商品,制定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该法的实施给美国带来暂时的解脱,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当时各主要行业的糟糕局面,但代价十分高昂。因为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报复接踵而至,世界贸易体系随之崩溃。根据数据显示,75个主要贸易国家的月度总进口值从1929年初的29.977亿美元一直滑落到1933年的10.569亿美元,缩减近一半。 可以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最终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大萧条。这正是非合作博弈的结果:在危机面前,只要一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率先采取不合作策略,就会导致所有国家相应采取不合作策略,引起集体非理性。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世界各国通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能由于同样的原因毁于一旦。 2008:美国孤力难以回天 转观当前,次贷危机作为美国资本游戏的产物、全球危机的罪魁祸首,一直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其深不可测的渗透力和持续的破坏力使得乐观的美国人一次又一次深陷泥沼。 次贷危机自去年爆发至今,美国在应对过程中,已逐渐认识到忽视与他国合作的恶果。有个小细节值得关注,摩根大通针对收购贝尔斯登的尽职调查本可以持续数月。但是财长保尔森却给双方下令,必须赶在亚洲市场开市之前达成协议。保尔森此次发令所具有的浓厚行政色彩一度遭到美国投资界的质疑与反对,认为有损美国自由市场的良好形象。【全文】
|
|
|
|
|
|
专题推荐 |
|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