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研招信息  教学培养  学位管理  学科建设  研工之家  办事指南  留言板 
站内搜索:
 
  快速导航  
 
研究生导师
规章制度
院长信箱
 
  学术引导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引导 > 正文
王伟光:坚守道德理想 捍卫学术尊严
2017/04/12      浏览: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超越现实的利益是保证研究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一定条件下,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放弃一些物质利益,去追求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真理的精神价值,这既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道德素养。

同志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提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以“义与利:科研工作者的道德坚守”为主题的第三届道德建设论坛,正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院党组一直高度重视我院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2012年,我们举办了以“公与私:青年学者如何做人”为主题的第一届道德建设论坛,提出要勇攀学术与道德双高峰,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举办了以“诚与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为主题的第二届道德建设论坛,并在全院6个学部,58家单位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产生强烈反响,引发广泛讨论,《光明日报》、《紫光阁》等主流媒体刊文对我院道德建设论坛进行报道。实践证明,道德建设论坛不仅仅提升了我院干部职工的道德素养,对于指导科研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几位同志围绕论坛的主题,做了很好的发言,既结合了社会现实,又联系了我院实际,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1加强道德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高尚道德的不懈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道德与精神在治国理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这也使得一些人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扭曲等问题有所突显。这都充分说明,与人民物质财富的极大提高相比,与人们对社会风气改善、社会道德提高的期盼相比,我们的精神财富积累、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和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2加强道德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

“学术乃天下公器。”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提升社会道德风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追求和内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从来都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与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四”考察北大人文学院时提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人文力量的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文以载道”,要“向社会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这既是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社会道德风尚的践行者、维护者、宣扬者,既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高地,更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理论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超越现实的利益是保证研究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一定条件下,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放弃一些物质利益,去追求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真理的精神价值,这既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道德素养。当前,随着现实利益不断向科研领域渗透,学术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学术的道义价值存在淡化的倾向,学术的功利性与工具性被人为强化。作为具有崇高道德追求的科研工作者,不能随波逐流,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正确认识学术真理、学术利益与学术道德的关系,积极倡导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维护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才能坚守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高地,才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3坚持人民至上,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恪守的最高道德标准

是否追求“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一直都是共产党人所秉承的区别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区别一切政党属性的根本特征。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一次提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再次凸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烈的人文关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史,也是党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的历史。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6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求是》2012年第15期)。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与价值追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的事业,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事业。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学问,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既是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要对人民怀有赤子之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自觉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努力成为忠诚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对党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诚其心”、“正其意”的过程。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同样需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从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营养,获取灵感源泉和动力。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脱离了人民群众的鲜活生活,任何纯粹“书斋里的革命”都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甚至是对人民群众有害的。同时,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也是检验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达到了“思想所预想的结果时”,才能说研究的理论成果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理论成果是正确的。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拿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科研成果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不竭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

4杜绝学术腐败、捍卫学术尊严,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严谨笃学、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作出了显著贡献。他们坚守道德理想,捍卫学术尊严,以良知善行感召和启迪社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崇敬和尊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转型,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逐渐影响科研学风。有的科研人员以钻营代替钻研,以权术代替学术,学术泡沫与学术匮乏并存,学术方向的误导与学术价值的迷失同在。

学术腐败虽是少数,却颠覆着公众对学术净土的认识,破坏着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群体形象。知识分子本应是道德价值的引领者,但却有个别科研人员自身是非观念模糊、价值取向不明、重大立场不稳;有个别科研人员将知识甚至理想视为市场中可以兜售的商品,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有个别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获得经费、晋升职称等,伪造数据论据、剽窃抄袭他人科研成果;有个别科研人员利用自己的学术垄断地位,利用掌握的学术资源,在职称评定、项目评审中,为“小圈子”、“小团体”谋利益;有个别科研人员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达到个人目的,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都丧失了知识分子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丧失了起码的学术尊严,丧失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正义感,丧失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道义价值。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唯德”。长期以来,我国知识分子被赋予了“载道、弘道”的道德义务,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风骨。“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充分表达了知识分子以道德作为学术价值标准,来处理自身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知识分子本应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群体。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确立,也出现了学术的商业化、市场化、甚至娱乐化倾向,学术的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这无疑对学术的真理性、超越性、批判性带来冲击。

当知识分子“弘道志毅”、“清廉自守”的群体道德形象被个别现象损害时,学术研究的公信力自然也就遭到败坏。这不仅仅阻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更是对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消极影响。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说道:“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杜绝学术腐败,捍卫学术尊严,实现学术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道德底线,坚持学术自律。学者承担着特殊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责任,如果说追求真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最高道德追求,那么,严格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蓄意炒作,坚决拒绝抄袭剽窃行为,摈弃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只有坚持学术道德自律,才能保持“一颗素心”做学问,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才能通过专业知识,实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

这就要求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杜绝学术腐败,对学术腐败实现“零容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不仅仅是研究者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事关整个学界的伦理,事关学术的尊严。如果对学术腐败漠视不管,不仅是对学术规范的践踏,更是对良好学术生态的破坏,就会引起学者竞相降低学术成本的“逐底竞争”,引发“劣币驱逐良币”,形成学术人才的逆向淘汰。因此,必须要建立学术监督和惩戒机制,实现学术道德的他律。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学术界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

5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精神,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存在价值

构建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精神,如何彰显哲学社会科学价值,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哲学社会科学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坚持为人民做学问,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要求,也是唯物史观的人文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性”,“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参见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就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遵循。为人民做学问,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为人民做学问,就是要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检验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作为评价科学研究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火热的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获取营养,激发灵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第二,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精神体现。求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深入实践,解决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和政治双重属性。科学属性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追求真理、探究事物运行本质规律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密切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政治属性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科研指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和纪律意识,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三十多年来,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1978年,在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我院积极参与并多次召开全国性理论和实践问题讨论会,组织发表系列文章,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挥了积极作用;1979年,我院学者最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题发表学术文章,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院学者就提出并阐发了“以法治国”等观点,并在全国法学界首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理论准备……这些生动地诠释了知识分子只有与历史同行才能赢得历史,只有在时代中提出思想才能拥有思想的时代。面对时代赋予中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对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理论自觉,提高研究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中国学术”、“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道路,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思想基础、理论支撑。

第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长期以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批判作为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是保持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哥白尼、布鲁诺的批判精神,我们就不会了解自己生活的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辩证的批判,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建设,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一直是讲究刚健、有为、进取的“入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学术理想与政治追求。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时期,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作出回答,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这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思想先导、学理支撑和精神动力。

第四,要有超越功利的理想精神。理想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超越现实的能动精神,是对远大社会理想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坚守。苏联作家克雷洛夫提出,“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架桥的行动,在这个行动中,必须要有高远的理想追求,才能避免“心为形役,身为物役”,才能实现研究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理想信念是人们来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精神支柱,良知是人们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审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坚守社会良知,才能明辨是非,择善而从。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为人民而研究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才能抵御现实社会多元思潮的冲击。修身养德是人们“明志”、“致远”的途径,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高地,自觉抵制外部现实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捍卫学术尊严。

同志们!

伟大的时代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需要人文精神力量的推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哲学社会科学最高道德追求,努力攀登道德学术双馨的最高境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院党组领导下,群策群力,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公认的学术理论殿堂,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原题:坚守道德理想 捍卫学术尊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道德建设论坛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学派”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教育部 | 国务院学位办 | 陕西省教育厅 | 陕西省招办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学信网 | 就业网 | 图书馆 | 信息技术中心 | 校友网 | 校内机构

研究生院办公室:029-85319046  传真:029-85319046  电子邮箱: wyyjsb@xisu.edu.cn
西安市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编:710128
Copyright@2013-2016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